鐵藝欄桿是不可移動或者更換的飾面面層,如室內外空間的各種固定在鐵藝欄桿構件上的修飾飾面;鐵藝欄桿裝飾是指鐵藝欄桿物室內外空間各個部位的修飾飾面、有關飾掛件及室內空間的有關擺設不是固定在結構構件表面的,是可以移動或者更換的飾面面層、有關飾掛件及室內空間的有關擺設,如室內空間的壁掛飾件、有關窗簾及室內家具等。鐵藝欄桿裝飾裝修設計是鐵藝欄桿設計的延續與完善。
如今的裝修風格是越來越多了,我們的選擇的方向更多了,選擇到一種自己喜歡的風格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何將它們合理的運用在我們空間里面卻不是那么容易,這里面可是有著很多的技巧在其中。
鐵藝護欄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它其實就是指一種用于高層房間陽臺的安全防護,正是因為有它們的出現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安全。但是小伙伴們也要知道它其實除了可以保護我們的安全之外,還可以讓我們的房間變得更加的美觀時尚,當然這其中肯定還是需要大家花費一點點的時間才能達到。
歐式鐵藝護欄出現的時間其實是比較長的,在13世紀的歐洲就已經出現了它的身影,而它是當時非常流行的一種建筑裝飾。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歲月偷偷的溜走,但是它卻依舊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鐵藝護欄讓我們的空間增添了那么多歷史與時尚完美融合的藝術場景。在現代,圍墻鐵藝護欄,鐵藝護欄它也是人們常用的一種裝飾設計,為我們描繪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這一處的鐵藝護欄設計是非常的大氣,整體搭配給我們呈現出了一幅濃郁的歐式風情。經典的圖案設計,精致的建造工藝,每一個細節之處都可以感受到一種屬于歷史遺留下來的氣息,它們并不張揚,但是卻可以在不顯山露水之間淋漓盡致的展示出完美的一面。
陽臺其實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天清晨推開窗感受屬于自然的獨特魅力,感受鐵藝護欄帶給我們的安全感,而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生活其實就是需要我們不斷的品味、不斷的贊美,鐵藝護欄網,不斷的改變。
鐵藝裝飾在民國時期因冶煉技術較為落后、造價成本高昂等原因,一直未在民居中得到廣泛應用。而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的梅州,許多這段時期建造客僑文化民居建筑中大量應用鐵藝進行裝飾。漂泊海外的客家游子們在國外經商致富,不忘故土,眷戀民族的傳統生活,榮歸故里后置田建屋。他們依然采用傳統的圍龍屋或堂橫屋的平面布局,但同時引入南洋風格的建筑元素,局部稍作改動,門窗、廳堂加之西式裝修,特別是增設陽臺的做法,使古老深沉的傳統建筑煥發出清新的氣息。
南源世第古民居大門正面仍然采用客家傳統石刻雕花窗,而其余側面采光窗都采用混凝土預制方形凸式西洋羅馬窗,鐵藝護欄造價,高115厘米、寬100厘米,每個窗鑲嵌7根直徑2.5厘米、高83cm的實心圓形鐵柱,簡潔美觀,方便實用。
南源世第中廳和上廳二樓兩側回廊,被當年建造者獨具匠心的建造成陽臺,明光鐵藝護欄,并使用了西洋風格的鐵藝欄桿。鐵藝護欄整幅寬約8米,高0.85米,使用寬3厘米、厚0.5厘米的方形鐵條彎卷成的西式卷草花紋,30年代尚未有電焊工藝,鐵藝花紋的連接全部用鉚釘工藝手工制作。另外南源世第兩邊側門上方二樓的開窗也是整幅使用西式卷草花紋鐵藝裝飾,四周以水泥預制羅馬西式窗邊為裝飾,高1.2 米,寬1.3米,鐵藝欄桿與民居格調協調相襯,既起到防盜網的作用,也起到藝術裝飾的效果。鐵藝欄桿系舶品,遠涉重洋,運抵客家山鄉,價值不菲,是華僑遠渡重洋發跡后的榮光之象征。
同時期的民居鐵藝由于特殊年代大煉鋼鐵運動,大多被破壞殆盡,而南源世第的鐵藝欄桿、窗飾因其當年被征作糧倉、駐扎過隊伍等,得以幸運的完整保存下來。鐵藝欄桿歷經80多年風雨的洗禮,鐵藝護欄表面已經自然生成一層鐵銹保護層,叩之其特有的金屬聲叮當作響,不禁令人滄桑之感油然而生。百年光陰,見證了中國從貧窮積弱一步一步走向繁榮昌盛,如今,“中國制造”出現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如今,城市化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大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