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發展:應關注三大領域
根據鋼結構行業發展狀況,海洋石油工程裝備、鋼結構住宅、鋼結構橋梁等三個領域的發展應當引起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關注,如果受到重視和政策鼓勵,防腐鋼結構雨棚,完全可以實現產業倍增的目標。
海洋石油的產量在2015年要達到1億噸,海洋工程裝備企業的目標是要為深海1500米~3000米的開采提供大量裝備,鋼結構產業水平及規模必須提高;鋼結構住宅符合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政策,其工業化、標準化的鋼結構住宅產品具有廣闊和無限的市場空間;全國59萬座公路橋梁中鋼結構橋梁不足1%,鐵路系統高速發展,新建線路以橋代路,異形景觀鋼結構造價,80%均是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梁。而鋼結構橋梁在日本占到41%,景觀鋼結構橋廠家,美國占到33%,由此可見我國鋼結構橋梁的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中國鋼結構產業在近10余年期間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鋼結構用量較大、制造施工能力強、產業規模第1、企業規模第1的鋼結構大國。
鋼結構的加固技術措施主要有三種:
1) 截面補強法:在鋼結構局部或沿構件全長以鋼材補強,連成整體使之共同受力;
2) 改變計算簡圖:增設附加支承,調整荷載分布情況,降低內力水平,對超靜定結構支座進行強迫位移,降低應力峰值;
3) 預應力拉索法:鋼結構利用高強拉索加固結構薄弱環節或提高結構整體承載力、剛度和穩度。
1、抗震性
低層別墅的屋面大都為坡屋面,因此屋面結構基本上采用的是由冷彎型鋼構件做成的三角型屋架體系,輕鋼構件在封完結構性板材及石膏板之后,形成了非常堅固的'板肋結構體系',這種鋼結構體系有著更強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載的能力,適用于抗震烈度為8度以上的地區。
2、抗風性
型鋼結構建筑重量輕、強度高、整體剛性好、變形能力強。建筑物自重僅是磚混結構的五分之一,鋼結構可抵抗每秒70米的颶風,使生命財產能得到有效的保護。
3、耐久性
輕鋼結構住宅結構全部采用冷彎薄壁鋼構件體系組成,鋼骨采用超級防腐高強冷軋鍍鋅板制造,南京鋼結構,有效避免鋼板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銹蝕的影響,增加了輕鋼構件的使用壽命。結構壽命可達100年。
4、保溫性
采用的保溫隔熱材料以玻纖棉為主,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用以外墻的保溫板,有效的避免墻體的“冷橋”現象,達到了更好的保溫效果。100mm左右厚的R15保溫棉熱阻值可相當于1m厚的磚墻。